一、取保候審不批捕緩刑幾率大嗎?
從司法實踐來看,只有罪輕的可以辦理取保候審,爭取緩刑的機會就大一點,但不是必然,因此在取保候審之后判刑的話被判緩刑的幾率多少是不好說的。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取保候審與判決結果沒有直接關系。
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二、哪些情況下檢察院不予批捕?
1、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偵查機關查獲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證據達不到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程度,或者根本沒有證據,或者雖有證據,但證據不能相互印證,也不能查證屬實,無法得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唯一結論,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2、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如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時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等;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如由于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的原因而造成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應負刑事責任;雖有犯罪事實,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的,上述四種情形,均屬于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情形,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3、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不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4、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但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沒有逮捕必要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綜上所述,檢察院辦案的時候,對嫌疑人可以不予逮捕,而是執行取保程序。這是刑事強制手段,不影響之后法院量刑,和判緩刑也沒有直接關系。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的時候,會綜合各自因素,衡量是判處有期徒刑還是緩刑,被執行緩刑后,罪犯不用關押到監獄。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僅一方簽署是否構成要約
2020-12-16行政許可申請書時效
2020-11-21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限制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14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