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法院逮捕的程序是什么?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安機關在接到執行逮捕的通知后,必須立即執行,并將執行的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的程序是:
①對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立即執行逮捕,防止因執行逮捕不及時而發生社會危險性。
②執行逮捕是一種法律性很強的訴訟行為,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要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宣布逮捕,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并注明時間。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用適當的強制方法。
③對異地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到異地執行逮捕時,應攜帶《批準逮捕決定書》及其副本、《逮捕證》、介紹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由當地公安機關協助執行。
二、司法解釋
逮捕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不僅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和符合變更強制措施條件的以外,對被逮捕人的羈押期間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決生效為止。正確、及時地使用逮捕措施,可以發揮其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串供、毀滅或者偽造證據、自殺、逃跑或繼續犯罪,有助于全面收集證據、查明案情、證實犯罪,保證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逮捕是同犯罪做斗爭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過量適用逮捕,錯捕濫捕,就會傷害無辜,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和權威,損害公安司法機關的威信。因此,必須堅持“少捕”和“慎捕”的刑事政策,切實做到不枉不縱,既不能該捕不捕,也不能以捕代偵,任意逮捕。對無罪而錯捕的,要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受害人予以賠償。
根據司法職能,執行逮捕的司法機關為公安機關,在法院需要對當事人進行逮捕時,可以向公安機關發送批捕證,并要求立即進行逮捕,公安機關應當按照時間節點和相關要求對當事人進行逮捕。另外,涉及到需要對相關事件保密的情況時,應當注意相關事項辦理的保密性,避免發生失泄密事件。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糾紛誰有舉證責任
2021-03-13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