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享受待遇包括哪些?
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工傷或作出勞動能力鑒定,以下項目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1、工傷醫療費:治療工傷、職業病所發生的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目錄或標準的全部費用。
2、輔助器具配置費;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4、傷殘津貼;
5、評殘后的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6、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7、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8、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9、康復性治療費用。
二、停止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情況有哪些?
1、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工傷保險制度是以工傷職工為特定的保護對象的,目的在于使工傷職工因遭受意外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時能夠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助。在工傷保險待遇期間,如果工傷職工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不再具備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條件,如勞動能力得以完全恢復而無需工傷保險制度來提供保障時,就應當停止工傷保險待遇。
2、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勞動能力的鑒定是確定工傷保險待遇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不同的傷殘等級所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是不同的。傷殘等級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確定必須通過勞動能力鑒定活動來確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是確定不同程度的補償、合理調換工作崗位和恢復工作等的科學依據。
3、拒絕治療的
提供醫療救治,幫助工傷職工恢復勞動能力,是工傷保險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因而職工遭受工傷事故或患職業病后,有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的權利,也有積極配合醫療救治的義務。
綜上所述,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傷保險待遇申請、范圍及停止支付的情形都做出了說明。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在認定為工傷后可以享受到相關待遇。涉及到醫療的,主要有醫療費、護理費等。而傷殘方面主要包括傷殘金、傷殘津貼。其它費用包括停職留薪工資等。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保險請求權與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博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出入境證件簽證收費項目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一書四方案是誰制定的
2021-01-24金華金義都市新區房屋拆遷補償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