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國對于勞動者設有專門的誤工費、工傷賠償等法律條文規定,對于誤工費的賠償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展開分析,針對各級標準進行賠償。那么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呢?接下來的內容就針對該問題做出了解答與分析證明。
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
退休后的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誤工費。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基于侵權法的完全賠償的原則,只要是與加害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系的受害人的所失利益都應當給予賠償。我國誤工費的賠償采取的是勞動能力喪失說,誤工費賠償制度,是從受害人實際遭受的損失角度設計的,其并不以年齡進行限制。我國對退休年齡所作的規定,既有對勞動者達到一年年齡后勞動能力下降問題的考慮,同時還有新生勞動力就業崗位以及對勞動者予以保護等問題的考慮,退休在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一種待遇。再者,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還不能享受退休待遇,多數五、六十歲的老人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即使是城鎮已退休的人員,還有大量的被返聘的現象。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與喪失,必然大大遲延。偏面的以一定的年齡作為勞動能力喪失的依據,既無明確的法律依據,與我國的國情、社情也不相符。
根據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規定: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第20條規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根據第17條規定,誤工費是因遭受人身損害而減少的收入,與受害者是否退休無關。根據第20條規定,誤工費應按實際損失的工資總額計算。一般而言,沒有從事其它有收入的職業的,實際損失沒有減少,不能主張誤工費;從事了其它有收入職業的,可以主張誤工費。
通過上文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關于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該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案情進行分析。按照規定來說,對于退休之后誤工費賠償問題需要根據勞動者的傷情進行判斷。對于職業病或者是在職期間就遇到了傷害的情況在退休后需要根據誤工時間進行賠償。對于退休后所受的傷害理論上是不予賠償的。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誤工費賠償標準2020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能第三方轉讓嗎
2021-02-27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禁養”來襲,養殖場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3拆遷補償方案公示后,沒有征集被拆遷人意見,怎么辦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