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條件下屬于批捕,怎樣辦理的
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在一定時間內依法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羈押于一定場所的強制措施。逮捕是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能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而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不依法適用逮捕措施,將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對犯罪嫌疑人采用逮捕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守逮捕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逮捕至法院判決的時間問題沒有明確規定,但法院受理至判決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1、公安機關逮捕以后應當進行偵察,時間一般為2個月,但是最長可以達到7個月(重大疑難等情況)
2、交由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可以交公安機關補充偵察2次,每次1個月,但不得退回補充偵察2次。
3、進入法院審理階段,一般為一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簡易程序20天內審結。)
以上為一審程序
如果有一方對一審不服則需要進入二審程序。二審也是一般一個月,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最后判決生效。
所以總共的最短時間為4個月,最長為15個半月。
在我國觸犯相關的刑事法律的,相關的檢察院對這類人進行相應的批捕。對這類相關的犯罪人進行相關的看押,對這類人的相關犯罪事實進行相應的審理和審判。合法的保護我國的法律公平,保護我國的社會治安和人民財產人身安全。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債務履行期限過了怎么辦
2021-01-21在信訪條例中上訪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1-03-20出讓毛地幾年沒開發可以收回嗎
2021-02-10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