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批捕條件包括了哪些
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在一定時間內依法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羈押于一定場所的強制措施。逮捕是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能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而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不依法適用逮捕措施,將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對犯罪嫌疑人采用逮捕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守逮捕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guī)則的規(guī)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1)有證據(jù)證明發(fā)生了犯罪事實。(2)有證據(jù)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jù)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逮捕至法院判決的時間問題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法院受理至判決有明確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經(jīng)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1、公安機關逮捕以后應當進行偵察,時間一般為2個月,但是最長可以達到7個月(重大疑難等情況)
2、交由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可以交公安機關補充偵察2次,每次1個月,但不得退回補充偵察2次。
3、進入法院審理階段,一般為一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簡易程序20天內審結。)
以上為一審程序
如果有一方對一審不服則需要進入二審程序。二審也是一般一個月,延長半個月,重大疑難再延長一個月。最后判決生效。
所以總共的最短時間為4個月,最長為15個半月。
逮捕雖然也是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但卻是強度最大的一種,一般只能由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才能做出批準逮捕的決定,而在刑事案件的偵查階段,公安機關認為需要對嫌疑人進行逮捕的話,那么需要上報檢察院批準,而實際就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逮捕。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在我國規(guī)定打群架拘留多少天
刑事拘留最多多少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暫停上市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7考試作弊的刑法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09行政機關可以設置行政許可嗎
2020-11-25“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離婚扶養(yǎng)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yǎng)費嗎
2020-12-23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現(xiàn)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jiān)督程序是怎樣規(guī)定的?
2021-03-02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保險合同中經(jīng)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保險公司違規(guī)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