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時,總是會有受傷的風險,員工在工作期間可能工作的性質,或者一些其他意外的原因從而使身體受到傷害的,被認定為工傷,并且單位發現之后應及時送往醫院醫治。并且應該帶相應的資料到相應的機構進行工傷認定。那么既是工傷又是交通事故如何賠償?
一、既是工傷又是交通事故如何賠償?
在上下班途中,因發生非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導致工傷的,在賠償的責任上屬于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與工傷保險賠償責任相競合。
此時,受害人處于一方面,由于侵權人的侵權行為使受害人與行為人之間形成了侵權民事法律關系;另一方面,勞動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主張工傷賠償的同時可否依據《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等民事法律法規來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的規定,當工傷與交通事故發生競合時,傷者是可以既享受工傷待遇又向肇事司機索賠,即獲得雙重賠償。不過就很多地區而言,未規定工傷與交通事故賠償的先后順序,僅規定醫療費不得重復支付。
對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方責任導致職工遭到事故傷害、并已按相關事故傷害處理規定獲得相應賠償的,同時又符合工傷或視同工傷認定情形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工傷的,其工傷待遇應當區分待遇項目、支付途徑分別處理,原則是:
(1)屬于發生的醫療費、康復費、輔助器具配置更換費等費用項目的,只能按實際發生金額給付,已按相關事故傷害處理規定獲得相應賠付的,不能重復給付;
若其賠付金額低于工傷保險規定的標準水平的,屬參保職工的,應當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至規定標準;
(2)屬于住院伙食補助費、就醫交通住宿費、停工留薪期工資和護理費項目,已按相關事故傷害處理規定獲得相應賠付的,不能重復給付;
若其賠付金額低于工傷保險規定的標準水平的,應當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至規定標準;
(3)屬于賠償性的待遇項目,只要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對賠償待遇項目沒有作出競合規定的,應依法按規定賠償相應的待遇項目。
二、工傷認定流程
1、申請工傷認定
2、工傷認定通過,你自己或者你授權單位領取工傷認定決定書
3、拿工傷認定書及相關材料去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4、勞動能力鑒定申請結果估計10天左右出來,給你確定傷殘級別(達到最低級別10級就有賠償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醫療補助金 就業補助金。一起是11個月工資)
5、填寫工傷醫療待遇申請表
6、工傷保險醫療費報銷(所有醫療費用除極少數非保險內藥品、醫療產生的交通、住宿、營養費等等均可以報銷)營養費和交通費有具體標準
三、報銷所需材料:
1、 醫療費用專用收據(發票)(背面有工傷職工或家屬簽字)
2、 門(急)診病歷復印件(含封面復印)
3、 社會工傷保險醫療待遇申請表(單位加蓋公章)
4、 工傷職工身份證復印件
5、 個人書面報告
6、 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原件和復印件
7、 單位書面申請(非定點醫院就醫)
8、 醫療費用開支明細清單
9、 出院小結原件和復印件
10、 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和復印件
11、 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原件和復印件
12、 康復輔助器具申請表(如果你不是傷殘用不上就不要了)
13、 單位書面報告(撥付至指定銀行賬戶)
四、工傷認定不給報銷的相關規定
第二條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或者居民(以下簡稱個人)由于第三人的侵權行為造成傷病的,其醫療費用應當由第三人按照確定的責任大小依法承擔。超過第三人責任部分的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照國家規定支付。
前款規定中應當由第三人支付的醫療費用,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在醫療費用結算時,個人可以向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書面申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并告知造成其傷病的原因和第三人不支付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情況。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工傷認定是員工們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用人單位沒去申請工傷認定,受害人可以通過自己或者是委托親戚為自己申請。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一定要有效的利用好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工傷復發如何認定
2020年最新工傷認定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