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有相關規定,對于有些公民,在沒有經濟條件或者沒有法律執行能力的特定的人群,給予法律援助,但是國家提供的法律援助并不是法律偏向,而是根據其具體情況給予免費的律師來幫助其維權,那么我國律師法規定的法律援助的對象有哪些?下面律霸的小編為您整理編輯。
一、我國律師法規定的法律援助的對象有哪些?
1、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2、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4、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5、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二 、我國律師法規定的法律援助的范圍是哪些?
1、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條例》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本行政區域的經或低保標準的1.5-2倍執行。
2、法律援助的事項范圍。對涉及民事和行政的事項,《條例》規定了基本范圍,主要是公民主張與其基本生存有關的事項,包括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及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等六類。根據《條例》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需求狀況,對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份擴大了補充事項范圍,普遍將涉及工傷、交通、醫療事故等損害賠償,涉及虐待、遺棄等婚姻家庭關系等事項納入了補充事項范圍。
法律援助并不是大家理解的法律偏向,法律援助是給那些沒有執行能力或者沒有經濟條件的弱勢群體提供的法律上的支援,一般情況下是支援相關專業的律師為其打官司,維護其合法權益,上文就是我國律師法規定的法律援助的對象和范圍的具體規定,僅供大家參考。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家庭暴力法律援助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尾事故對方不簽事故責任認定書怎么辦
2021-01-20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如何辦理土地承包證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