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司法解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條規定: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有權向經營者索取購貨發票或者服務單據、售后服務憑據等憑證。
所購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發生質量問題,消費者可持前款所列憑證要求經營者予以修理、更換、退貨或者承擔其他責任。
釋義:本條是關于消費者索取、使用有關消費憑證的權利的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有關知識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監督權等九項權利,但對消費者具有索取消費憑證權沒有予以明確。在現實消費生活中,由于沒有明確消費者的這項權利,一般經營者往往借故不給出具相應的消費憑證,當發生消費糾紛后,吃虧的往往又是消費者。為了加大對消費者的保護,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規范經營者的行為,本法從消費者的九項權利中又派生出一項,即消費者享有索取購貨發票、服務單據、售后服務憑據等消費憑證的權利。購貨發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發票,它是商品的銷售者向消費者出具的一種書面憑據,證明雙方的買賣關系。服務單據則是服務的提供者向消費者出具的一種書面憑據。購貨發票或者服務單據的內容一般包括:商品的銷售者或服務的提供者(一般應加蓋公章)、所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名稱、數量、產地、規格、質量等級、價格、售貨或提供服務的時間等等。售后服務憑據主要是指購貨卡、服務卡、價格單、“三包”單等,其具體表現形式因商品和服務種類的不同而不同,如銷售家用電器類,則以“三包”單為主,提供服務則以“服務卡”為多見。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享有向經營者索取上述各種消費憑證的權力,有關經營者應及時出具,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回絕或拖延。
上述諸項消費憑證的重要意義在于,當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發生質量問題后,消費者可以以此為基本憑證,要求商品的銷售者或服務的提供者予以修理、更換、退貨(款),如果對消費者財產、人身造成損害,還應承擔賠償等其他責任。由此,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一定要善于行使自己的索取消費憑證權,以便為自己消費糾紛的解決提供切實有效的證據;經營者對待消費者因利益受損而提出的正當要求,只要具備相應的消費憑證,就應當及時為消費者修理更換、退貨(款),或者承擔其他相應的責任,不得以種種借口拖延或拒絕。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附加驅逐出境怎么執行
2020-12-09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人民法院申請調解需要費用嗎
2021-02-27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