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生意來說,誠信是必須的。在315權益日來臨的時間,如果僅僅把它當成一個節日來重點關注,還不如關注于日常的服務,精細化管理,客戶滿意度以及產品質量。實際的經營是以誠信為根本。在商言商,如果沒有誠信作為依托,生意難以長久。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類似行為。比如餐館默認收取紙巾費;購買打折商品,付錢后被告知不能開發票;“火拼”后方知促銷商品不能用抵價券;家電產品買回家被告知要支付高昂安裝費用……這個時候,消費者猶如當頭一棒,客被商欺感覺涌上心頭,可氣可恨卻又無奈。類似行為,并非罕見??梢哉f,消費者是商家的衣食父母,商家為何就敢明目張膽地侵犯“父母”的權益?是什么原因造成消費市場上有那么多不透明、不公平的買賣?
律霸網律師解析:目前消費維權方面的法律法規、監督執法對商家的威懾力不夠,甚至幾乎空白,沒有讓商家深切體會到損壞消費者權益應該承當的慘痛代價,因此有些商家就敢“玩轉”消費者的錢袋子。作為消費者與商家之外的第三方——市場管理者維權效率低下,用“來電留言”、打太極推托責任等方式應對消費者的投訴,致使一些糾紛無法及時裁斷,而消費者也不想在花錢買氣受之后再添折騰,投訴也就不了了之,助長了商家“消費者拿我沒辦法”的心理。另一方面,我們也清醒看到,保障消費者維權的“后盾”太薄弱,消費者投訴難奏效。
如何保護消費者應有權益,律師認為:首先社會要建立起健全的賞罰制度,讓商家明確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懲處“價碼”,令其不敢恣意妄為。其次要提高市場管理者的維權效率,做到“有求必應”,并讓消費者縮短維權周期、降低維權成本,樂于向商家的侵權行為說不,從而形成良好的“反侵”環境。此外,在商業網點切實推行“口碑”品牌建設,倡導商家優服務、樹口碑,引導消費者去口碑好的商家消費,讓那些無視消費者權益的商家在市場中“無地自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中有偽證嗎
2021-03-24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申請勞動仲裁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3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