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投訴受理范圍和不受理的范圍是什么
一些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往往只對產品的質量問題進行投訴,而放棄了許多受到侵害而應當提出索賠的權利,本文將告訴你哪些投訴是可以受理索賠的,哪些投訴又是不受理的。
一、延時服務可以索賠
一般消費者都知道,接受了一個部門或其他類似的服務,延時不付費時會被強行收取滯納金。但如果先期付了費,卻沒有按時得到應得的服務,可以得到損失賠償。
對延時服務的索賠可分為兩種:一是事后索賠;一是事中索賠。前者較易,但由于服務已過,可能造成消費者收集證據的困難;后者較難,但通常會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二、耽誤使用可以索賠
買了不合格的產品,給消費者造成延誤使用的損失,也常常被消費者所忽視。我國一些省市對消費者的這一權益給予了明確的認可,從而使消費者可以據此進行索賠。
三、免費贈品也可索賠
買一贈一之類的行為不是民法上純粹的無償贈予,而是一種有償的要約行為。消費者按要求購物,實際上就與商家達成了“買一贈一”的合同,這一合同成立后,商家便有義務提供贈品。這些贈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是合格的產品,而不能欺騙消費者。
四、精神損失可索賠。
按照現有的慣例和法規,消費者在遭受侵權后,能得到的賠償僅僅是依照商品與服務價格以及相關內容計算的經濟損失。事實上,在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整個過程中,實際損失與經濟損失并不是等值的,前者還包含著消費者為投訴所耗費的精力,甚至在交涉中還可能遭受到人格尊嚴的傷害,即精神損失。
每當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廣大消費者首先想到的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訴消協都予以受理,因為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規定》,各級消協不受理如下投訴:
1.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
2.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
3.商品超過規定保修期和保證期而產生的糾紛;
4.商品標明是處理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
7.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議并已執行,而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
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消費者投訴受理范圍和不受理的范圍”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危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0-11-18沒看到一書四方案,征地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