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維權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一、協商解決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在協商和解時,消費者應注意以下問題:
針對經營者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協商和解建議的行為,消費者應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徑解決爭議問題。即可用投訴、申訴或仲裁、起訴手段解決糾紛。如果經營者的故意拖延和無理拒絕,致使消費者財產損失擴大的,經營者除了應當滿足消費者正常要求外,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二、投訴、調解投訴
消費者投訴可以采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要講清楚以下內容:一是投訴人基本情況。即投訴人的姓名、性別、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等。二是被投訴方的基本情況。即被投訴方名稱、地址、電話等。三是購買商品的時間、品牌、產地、規格、數量、價格等。四是受損害的具體情況、發現問題的時間及與經營者交涉的經過等。五是購物憑證、保修卡、約定書復印件等。
三、行政申訴申訴的定義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與其他爭議解決途徑相比,申訴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
四、提起訴訟(如消費者與經營者間有仲裁協議,則須首先申請仲裁,不服裁決結果再提取訴訟)
提起訴訟的定義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在我國,訴訟大致分為三種形式:(1)刑事訴訟;(2)民事訴訟;(3)行政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
(1)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符合以上條件的起訴,人民法院才會予以受理。
有問題需要溝通解決,要是對于其中內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在線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