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2000年,陳先生與張女士經人介紹相識,并于2004年5月登記結婚,兩人均系再婚,婚后未生育。再婚前,李先生曾與徐女士簽訂了一份婚前協議書,約定雙方婚前各自的房屋和車輛歸各自所有。婚后,雙方由于在處理家庭問題上逐漸產生矛盾,以致夫妻感情越來越談漠。2009年5月,張女士曾向法院起訴離婚,后又和解撤訴。事后,雙方緊張的夫妻關系并未好轉,2010年1月,陳先生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張女士離婚,在法官的調解下,陳先生與張女士解除了婚姻關系。
2010年10月,陳先生以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張女士向其借款2萬元至今未歸還為由提起訴訟,要求歸還借款,同時,在法庭上陳述,出借的2萬元錢是自己的婚前財產,應當歸還。并提交了借條、婚前協議書、民事調解書等證據。
針對陳先生的訴訟請求,張女士則辯稱,此借條確實是其所寫,當時借款是為了裝修其拆遷安置的房子。然而,此借款發生在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自己認為這筆借款是不用歸還的。
案例分析: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依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的的規定,盡管形式上為夫妻一方向另一方借款,但實際上所借款仍為夫妻共同財產。本案中,陳先生與張女士在婚前雖簽訂有婚前協議書,約定了婚前各自的房屋和車輛歸各自所有,但并沒有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處分,因此,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應按法定財產制,即夫妻共同財產處理。陳先生與張女士之間的借款發生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推定為借款來源于夫妻共同財產。
法院綜合考慮夫妻雙方生活收入狀況等因素,確定由張女士歸還陳先生1萬元。對陳先生要求張女士歸還借款2萬元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難以支持。據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律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六條之規定: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訴不處理是否可申請復議
2021-01-27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公司章程能否對召開股東會的通知方式進行規定
2020-11-10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單位福利房遇到拆遷,職工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