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理解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被我國刑法列為應剝奪的政治權利的首要內容。對于該項內容的涵義的理解,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所謂“選舉權”,是指選舉法規定的,公民可以參加選舉活動,按照本人的自由意志投票選舉人民代表等職務的權利:“被選舉權”是指根據選舉法的規定,公民可以被提名為人民代表等職務的候選人,當選為人民代表等職務的權利。[1]另一種觀點認為,所謂的“選舉”,既包括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也包括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村民委員會領導人員的選舉。[2]
在筆者看來,相對于第一種觀點而言,第二種觀點主張在維持“選舉”一詞的基本內涵(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變的前提下,對“選舉”作廣義的理解,其意在拓展“選舉”一詞的涵括面,從而強化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功能,因而其出發點是好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該觀點確有—定的法律根據。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2條第1款規定:“年滿18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由此看來,將“選舉”僅理解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從表面上看,似有限定過窄之弊。其實則不然。筆者認為,我國刑法規定的作為剝奪政治權利內容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僅指憲法第34條規定的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而不應當包括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村民委員會中的各種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也就是說,選舉權是公民選擇代表機關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權利;被選舉權是公民被推舉為代表機關代表或國家公職人員的權利。這主要是基于如下考慮:從作為剝奪政治權利內容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法律依據來看,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最基本或最重要的政治權利,刑法對憲法賦予的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剝奪,應當以憲法的明確授權或確認為根據。因此,對作為剝奪政治權利內容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理解,必須以憲法的相關規定為基礎,從而與憲法學上對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理解保持一致。盡管選舉的形式用得很廣,例如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等等,都采用選舉的形式產生自己的領導機構和領導人,但這些都屬于廣義選舉的范疇。憲法學論述的選舉制度,“并不是廣義的選舉,而是指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原則、程序以及方式方法的總和。”[3]再從刑法第54條關于剝奪政治權利各項內容的規定來看,被選舉為擔任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人員的權利應當被認為已有機地包含在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這兩項內容之中。就選舉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人員的權利而言,該項權利同選舉國家代表機關代表的權利在重要性和神圣性上不可同日而語,刑法沒有必要予以剝奪,如果確有剝奪該種選舉權之必要的,可以通過制定專門法規或章程將其作為剝奪政治權利的必然結果加以規定即可。至于村民委員會領導人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剝奪,基于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已有專門規定,將其視為剝奪政治權利的自然后果即可,亦沒有必要納入刑法第54條所規定的作為剝奪政治權利首項內容的剝奪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中去加以考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組織刷單是犯罪嗎
2020-12-09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