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罰金刑適用存在的問題
(一)單處罰金過濫過多,部分單處適用不當當前,很多法院在對侵財犯罪的判決中,將罰金刑從可以獨立適用演變為普遍獨立適用。據筆者對某區法院從1997年10月至2004年9月的刑事判決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該院在罰金刑的單獨適用上存在嚴重問題:該院7年共判處盜竊案件232件284人,全部判處了罰金刑,并且對其中46件52人單獨適用了罰金刑,分別占盜竊案件總數的19.83%和被告人數的18.31%,顯然,罰金刑已失去了附加刑的定位而被單處濫用。而對獨立適用罰金刑的52人再分類排隊,發現36人歷史上曾被判處,28人系流竄作案,26人盜竊作案3起以上,31人盜竊犯罪數額在3210元以上。對上述作案次數多、罪行較為嚴重以及有前科劣跡的犯罪分子單處罰金,顯然違背了立法的初衷和罪刑相適應原則。
(二)隨意性較大,缺乏統一透明標準罰金刑的規定大多沒有具體金額標準,伸縮性強,彈性大。刑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有些地區雖然規定有參考指數,但也定的比較寬松,這種金額上的伸縮性很容易造成法院在辦理案件時,憑借主觀判斷、隨意甚至濫用罰金刑。突出表現為部分被告人犯罪情節相似主刑一致,所判罰金金額懸殊,多者上萬,少則一千。如被告人谷某收購他人盜竊的贓物價值人民幣3430元,構成收購贓物罪,被單處罰金6000元;而被告人鄭某同樣是收購他人盜竊所得的贓物,價值人民幣3600元,僅單處金2000元。對被告人判處罰金,一般應在判決后繳納,而在實際操作中,審前商議,判前繳納的現象卻大量存在,這種做法事實上是改變了罰金的性質,把罰金的有無、多少當成量刑幅度的依據,成為犯罪分子被判處人身刑刑期長短的一種前提條件。從某區法院判處罰金刑的案件來看,232件盜竊案件中有53件(并處)都因判決前主動繳納了罰金,而人身刑相對較低,甚至出現同一案件中作案次數,盜竊金額相差不大的被告人,也因有無繳納罰金而判處刑期不同的人身刑,有的則是因為一人繳納了罰金,而其他人也隨之被輕判。這樣一來,刑罰不但不能起到懲罰和教育的目的,而且還會給犯罪分子及其家屬和社會造成有錢可以買刑,可以開脫罪責的不良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哪些房子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1-02-02農村空心房可以隨意拆除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