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的定義和分類是什么
一、政府管制的定義
政府管制是指政府為達到一定的目的,憑借其法定的權利對社會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所施加的某種限制和約束,其宗旨是為市場運行及企業行為建立相應的規則,以彌補市場失靈,確保微觀經濟的有序運行,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政府管制屬于政府的微觀經濟管理職能,它與旨在保證經濟穩定與增長的宏觀經濟調控一起構成政府干預經濟的兩種主要方式。
就是政府行政機構依據法律授權,通過制定規章、設定許可、監督檢查、行政處罰和行政裁決等行政處理行為,對構成特定社會的個人和構成特定經濟的經濟主體的活動進行限制和控制的行為。政府管制的一個根本特征,就是依法管制,也即通常所說的依法行政。但這里的“法”必須是合理的法,是所有利益相關集團都接受的法。否則依法行政或依法管制就成為少數強勢利益集團侵害弱勢利益集團的“合法”工具。
二、政府管制的分類
經濟性管制經濟管制是指對價格、市場進入和退出條件、特殊行業服務標準的控制。一般來說,是對某一個特定行業、特定產業進行的一種縱向性管制。這些行業往往具有一些特點,如自然壟斷性。像電信中的本地網絡、電力中的配電和輸送、鐵路的軌道傳輸網絡等,這些環節獲得合法壟斷,有合理意義和社會效應。如果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價格不合理,很可能危及到購買并使用這些產品的人的利益,在這個時候,政府要在準入管制的同時進行價格管制。此外,對運輸、金融證券、**電視臺等媒體的管制也屬于經濟管制。
社會性管制社會管制主要用來保護環境以及勞工和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主要針對外部不經濟和內部不經濟。前者是市場交易雙方在交易時,會產生一種由第三方或社會全體支付的成本。像環境污染,自然資源的掠奪性和枯竭性開采等。政府因此必須對交易主體進行準入、設定標準和收費等方面的管制。后者是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一方控制信息但不向另一方完全公開,由此造成的非合約成本由信息不足方承擔。比如說假劣藥品的制售、隱瞞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隱患等。所以,政府要進行準入、標準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管制。
從本文可以看出,政府管制主要從經濟和社會兩個方面進行管制,這也是政府的兩個職能,通過這方面的管制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也能維護好社會治安的和平發展,是比較好的一種措施。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