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損害賠償的認定標準:
第一、有法定的損害結果
離婚損害是指配偶一方的違法行為造成另一方的人身和財產上的不利益,這種不利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合法的婚姻關系受到破壞,導致離婚;
二是配偶身份利益遭受損害,致使對方精神痛苦和創傷,造成非財產損害;
三是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造成肉體上的傷害,其它財產利益也受損失。
這三方面的損害事實是構成離婚侵權行為的必要條件,但按照婚姻法的要求,提起離婚損害賠償必須導致離婚這個法定要件,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只有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才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九條也明確了:“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對于當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離婚損害賠償必須以離婚為前提,離婚是法定的損害結果,只有婚姻關系的解除,無過錯方才能提起損害賠償。
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具體內容·可撤銷婚姻的情形包括哪些離婚損害賠償證據
第二、有違法的行為
違法行為指配偶一方的過錯行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的四種行為之一,也即是行為人實施了法定的禁止性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予以損害賠償,其它行為不予賠償,簡而言之“法無明文不賠償”。法定的四種行為是:
(一)重婚。是指有配偶者與他人結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的違法行為,現實生活中有法律上的重婚與事實上的重婚兩種形式,無論哪種形式均構成刑法上的犯罪。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這種共同居住的界定不以寢食一起為標準,應以婚外異性同寢的長期性、穩定性為要件,否則就與重婚相混淆。
(三)實施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虐待是指經常以打罵、侮辱、強迫勞動、限制自由等各種方法,從肉體上、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殘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行為。遺棄是對年老、患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虐待、遺棄情節惡劣的,構成刑法上的犯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離婚損害賠償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的,對于婚姻是嚴肅的,是需要受到保護的,所以對于這方面的婚姻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知識人員,也希望大家對于自己的婚姻多一點尊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筑所有者是否承擔建筑設計侵權責任
2020-12-27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2020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10公司拆遷補償房產報告申請
2021-01-142020年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政策
2020-12-10在舊房拆遷中怎么來認定被拆遷人
2021-01-08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什么作用
2021-02-10農村拆遷安置房更名過戶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