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適用死刑有哪些情況我國的刑事政策歷來主張不廢除死刑,但必須堅持少殺,嚴禁亂殺。對死刑的適用作了嚴格限制,在下列兩種情況下均不適用死刑:
1、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社會閱歷、社會經驗也有限,從充分體現保護青少年和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規定對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適用死刑,包括不適用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否已滿18周歲,是決定是否適用死刑的年齡界限,在司法實踐中應當一律按公歷年、月、日計算實足年齡,必須是過了18周歲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認為已滿18周歲。
2、對于在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這主要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不能因其母親犯罪而剝奪胎兒出生的權利。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被告人是懷孕的婦女,也包括審判前在羈押受審時已是懷孕的婦女。因此,對于犯罪的懷孕婦女,在她被羈押或者受審期間,無論其懷孕是否屬于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也不論其是否自然流產或者經人工流產,以及流產后移送起訴或審判期間的長短,都應視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能適用死刑。對于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即使這兩類人所犯罪行極其嚴重,也不應適用死刑。
二、哪些情況應該適用死刑立即執行我國既規定了“死刑”(實際指死刑立即執行)又規定了死緩,審判機關在審判實踐中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是否存在“疑罪”的情況。
2、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或立功情節。
3、是否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或不起主要作用的。這也主要考慮其主觀惡意不大。
4、行為人的危險性。如行為人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并且對周圍人的危險性特別大,則不宜適用死緩。
5、受害人及其他人在整個犯罪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事情的起因是由于被害人引起的,那么也應當適當考慮死緩。
6、是否可能是“活證據”。比如行為人是一個特大犯罪集團的知情人,如把他判為死刑立即執行,可能使這個特大的犯罪集團的線索就此中斷,因此可適當考慮死緩,不失為上策。
綜上可知,對于兩類人一般是不能適用死刑的,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這兩類人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適用死刑。包括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一級在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如果你還有疑問或者進一步的需求,還可以咨詢一下律師,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幫到你。更多征地拆遷問題,委托律師為您專業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疑難問題解答
2021-03-21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