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首先應當肯定,法律對不履行精神贍養的法律責任確實規定的不具體。而且,對精神贍養的判決和執行,確實比物質贍養的判決和執行要復雜的多,麻煩的多。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認精神贍養的可訴性。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法律法規:贍養費的給付標準
1、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婚姻法規定了子孫對父母等長輩有贍養義務?!独夏耆藱嘁姹U戏ā穭t具體規定:贍養就是“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等?;橐龇]有排除精神贍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有精神贍養??梢?,精神贍養是有法律根據的。
2、精神贍養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或道德義務,也是一個法律義務。對于需要對老人提供精神贍養的作為行為(即應當作為而不作為),包括提供精神需求上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慰籍,屬于給付之訴的,老人可以提起給付之訴;對于對老人進行精神虐待或限制老人人身自由(包括精神生活自由)的行為(即對于不應當作為而作為),屬于侵權,老人可以提出排除妨害和停止侵害之訴。
3、雖然有些精神贍養(主要是道德層面的)不可訴或難以判決,但不能因此而否認整個精神贍養的可訴性。精神贍養的范圍很廣,一切事關老年人的精神愉悅與否的贍養內容和方式,都可能涉及精神贍養問題。
因而分析,至少下列幾個方面的精神贍養,完全具有可訴性:
1、物化的精神贍養;
2、必要的探望;
3、子女有條件者,老人要求與子女同居;
4、子女“分爹分媽”贍養,當子女有條件時,老人要求夫妻同居者;
5、子女限制老人精神生活或自由,老人要求排除或停止侵權者;
6、子女對老人進行精神虐待,老人要求停止侵權者;等等。
必要性
1、精神贍養中的物質供給需要通過訴訟解決。否則,老年人只能滿足物質上溫飽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的需求就得不到法律保障。
2、不僅物化形式的精神贍養需要通過訴訟解決,單純的精神贍養或情感慰籍,也需要通過訴訟解決。父母要求與子女看望或共同居住,而子女有條件而拒絕,對此,也只能通過訴訟手段解決,否則,老人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保障。
3、對于子女對老年人進行精神虐待或者限制老年人精神生活自由的行為,不僅具有可訴性,而且有的也只能通過訴訟,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所謂精神虐待,指使受害者在精神上及心理上備受困擾的虐待行為,例如打罵老人、當眾或私下羞辱老人、隔離或孤立老人,不準老人與家人或朋友來往、控制老人的行動、干擾睡眠,等等,均屬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