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最高人民法院有望明年收回死刑核準權,對這一消息,大多數人,特別是法律工作者都持歡迎態度。死刑核準權收歸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不僅體現了法律對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法制的進步。為了進一步領會這一舉措的重要意義,我們有必要對我國死刑復核程序的演變作一番探討。
死刑復核程序是為貫徹少殺、審殺方針而設立的對判出死刑的判決、裁定進行審查核準的一種特殊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對于嚴格死刑的適用及保證適用死刑的準確性、防止錯判錯殺具有重要意義。死刑復核程序作為我國刑事訴訟的一項特殊程序,與刑事訴訟中的其他程序相比具有明顯的特殊性:首先,死刑復核程序審理的對象只是判處被告人死刑的案件;其次死刑案件的核準權,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級人民法院行使;再次,死刑復核程序是死刑案件必經和終審程序,死刑判決和裁定,即使沒有上訴、抗訴,或者已經二審,都不生效,只有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由此也可以看出,死刑復核程序是及時發現和糾正死刑案件中的偏差和錯誤,保證審判死刑案件質量的最后一道屏障。死刑案件的核準權是死刑復核程序的核心問題,包括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核準權和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案件的核準權。由于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案件的核準權一直由各高級人民法院行使,因此死刑復核程序的演變過程實際就是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下稱死刑核準權)核準權歸屬的演變過程。
自1979年第一部刑法、刑事訴訟法確立以來,我國死刑核準權的演變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我國1979年通過的第一部刑法、刑事訴訟法基于嚴格控制死刑、慎用死刑的立法原則規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在1983年“嚴打”中,為從重從快打擊犯罪分子,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將第十三條“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準”修改為“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的案件的核準權,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得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行使。”。據此,最高人民法院在1983年9月7日發出《關于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準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對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的案件的核準權,依法授權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解放軍軍事法院行使。但是,由于對《刑事訴訟法》中關于“死刑核準權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規定沒有作出相應修改,從而導致了《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在死刑核準權問題上存在嚴重沖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個體戶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
2021-03-15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土地轉讓的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