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丟失槍支不報罪構成特征是怎樣的
(一)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和國家對槍支的管理制度。丟失槍支不報,是嚴重違反法律規定、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
(二)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丟失槍支后不及時報告,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這里的丟失,既包括因行為人保管不善而遺失,也包括槍支被盜、被搶、被騙或其他喪失對槍支控制的情況。
(三)犯罪主體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
(四)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槍支丟失但不及時報如果不知道槍支丟失而沒有報告的,不構成本罪。行為人對于槍的丟失,可能是出于過失,但不及時報告,卻是出于故意。
二、丟失槍支不報的如何認定
1、到本罪的構成要件中,“嚴重后果”屬于客觀的超過要素,在主觀方面并不需要對其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它只是決定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行為是否達到應受刑罰懲罰程度的一個客觀要素。因此,將本罪認定為故意犯罪時,故意的意志因素并不指向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的“嚴重后果”。可見,將丟失槍支不報罪認定為故意犯罪并不違反刑法關于認定罪過的基本規則。
2、雖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本罪主觀方面的意志因素并不是對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的“嚴重后果”的希望或者放任態度,而是對“槍支失控狀態”的希望或者放任態度,因此,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大降低。這樣,雖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是配置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亦符合罪刑相適應的基本原則。
3、認定本罪的罪過形式是故意符合本罪認定的實際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很難想象對丟失槍支不及時報告的行為直接追究刑事責任。而當發生“嚴重后果”時,司法機關也很難考證行為人對“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因此,實際的情況是只要發生了“嚴重后果”,不管行為人的心理態度是希望、放任,還是輕信能夠避免,都認定為丟失槍支不報罪。因此,將“嚴重后果”作為客觀的超過要素,進而將本罪認定為故意犯罪,符合司法實踐中認定本罪的實際情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丟失槍支不報罪構成特征是怎樣的”問題進行的解答,丟失槍擊不報罪構成特征有四個,包括客體要件、客觀要件、主體要件和主觀要件四個方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