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權應該由誰行使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我國《婚姻法》第29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方或母方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第36條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據此表明,父母對子女撫養、教育、管教、保護的權利義務(教育、管教、保護均為監護內容之一),均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二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監護權的內容有哪些
如果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限定為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關系實際就是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關系。親權是父母基于其特定身份對未成年子女特有的權利和義務(英美法系國家則對此稱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從現代國外立法看,親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人身上的監護(保護教養權、住所決定權、監督權、子女返還請求權等);
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財產上的監護(子女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及為管理上所必要的處分權);
3、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權利。
必須指出,親權不包括親權人與未成年子女間的扶養與繼承的權利義務。因此,如果父母因分居或離婚,一方停止行使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并不意味其停止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繼承的權利義務。我國《婚姻法》雖未明文直接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或親權的概念,但該法第15條和第17條關于父母有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的規定,實際上屬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的內容,它是專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的。在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問題上,父母的權利義務是平等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父母對子女具有監護的義務,即使雙方在離婚之后,那么雙方也會具有對孩子的監護權,這個時候雙方都可以行使監護權,如果父母去世了那么監護權就可能會有兄弟姐妹或者祖父母等所有。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幾日
2020-11-15雇傭童工怎么處罰,童工是幾歲人群
2021-02-12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