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權變更需具備哪些情形
監護權的變更在目前的實際生活中主要表現為這樣幾種情形:
1、因委托監護而發生。
委托監護是指監護人委托他人代行監護的職責。委托監護是一種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是被監護人的監護人與受托人之間關于受托人為委托人履行監護職責、處理監護事務的協議,須有監護人委托與受委托人接受委托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受托人得履行的監護職責決定于委托監護協議的內容。
2、因約定監護而發生。約定監護是法定監護人之間確定監護人的協議。約定監護不同于委托監護,因為委托監護是監護人與非監護人之間確定非監護人代行監護職責的協議,而在約定監護中,依當事人之間的協議所確定的監護人對被監護人負監護人責任,其就是被監護人的監護人。在委托監護中,盡管委托人可以將監護職責全部委托給受托人,但即使在此情況下,受托人也不是監護人。也就是說,監護人不能依照委托監護的協議將監護人的資格轉讓給他人,他人也不能通過委托監護的協議來取得監護資格。因此,在委托監護中即使監護職責全部由受托人行使,監護人的監護資格也不喪失。
委托監護和約定監護的發生所產生的法律上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對監護責任的擔負。所以研究其中的關系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也具有實踐意義。
監護資格能否拋棄或轉讓
監護作為一種資格,可否拋棄?從德國的民法規定看,拒絕擔任監護人可以分為有理由的拒絕擔任和無理由的拒絕擔任。前者不承擔民事責任,后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從理論上闡述,作為一項權利沒有理由不準權利人拋棄或轉讓,但是作為一項職責,則不能不受約束的拋棄或轉讓。我國法律只規定了一般的監護人設立和喪失制度,沒有明確監護權的拋棄或轉讓的規定,要完善我國的監護制度,使之盡量少發生糾紛,應當明確這樣的拋棄或轉讓的限制。在資格問題上,由于法定監護突出的身份和法定因素,監護權利和義務的聯系上也更為緊密。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同業拆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因法定監護而形成的監護權利的拋棄要比其他更為嚴格。指定監護和委托監護,由于不是直接以身份關系為基礎,因此權利拋棄和轉讓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應當允許。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讓個人獨資企業應否對企業原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2021-03-06拆遷過程中如何通過訴訟進行維權
2021-02-18產假188天怎么計算
2020-12-22專利權轉讓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22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