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能成為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理由如下:
一、法律設定學校與監護人制度的功能不同
設定監護人制度的目的主要是提供財產以保障未成年人生活、接受教育,同時管理、教育未成年人的生活,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為主;而設立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的教育和價值觀念的培養。
二、學校不具備監護人的某些資格
如代為管理未成年人的財產,在未成年人涉及訴訟時,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為訴訟,為了該未成年人的利益,處理未成年人的財產等,代為從事上述這些行為的資格只有監護人才能享有。
三、承擔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不同
監護人承擔的是一種過錯推定責任,即只要監護人不能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在被監護人對他人造成侵害時。都要承擔賠償責任。而學校則不同,學校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即只有學校存在過錯的情況下,學校才能承擔責任,對于此點,下面還要探討,在此不再熬述。
四、我國法律明確學校不能成為監護人
我國法律規定了監護人的產生資格,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監護人,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只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戚、朋友、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可以成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成為監護人,學校顯然不在此列。
根據2002年6月25**教育部發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7條第2款的規定,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護職責,但法律有規定的或學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擔相應監護職責的情形除外。根據此規定,學校不是未成年學生在校期間的監護人,學校不承擔全部監護職責,但學校可以接受委托,承擔部分監護職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3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根據這一法律規定,一是確認了監護職責可以委托給學校的法律制度;另外將監護職責委托給他人的情況分為部分委托和全部委托兩種。全部委托,如監護人在自己出差以后,將監護職責全部委托給父母或者其他親戚、朋友,學校接受的不是全部委托,只是部分委托。學校承擔的是過錯責任,而非過錯推定責任或者嚴格責任,因為學校不是監護人,無法按照監護人承擔責任的原則來要求學校,而監護人承擔的是過錯推定責任
綜合以上介紹,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相應的規定,學校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未成年監護人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租人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2021-02-19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