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包括哪些內容
1、監督、看管、護理、教育病人在患病期間的生活和行為,在適當的條件下進行撫養治療。
2、精神病人患病期間的一切對外法律行為,如轉讓或出租財務、訂立契約、證言、繼承、遺囑等。均由監護人代辦,但不得有損病人的利益。
3、監護人負有盡力照顧病人的責任。當有人侵犯病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安全時,監護人應向法院提出控訴。
4、監護人遵從司法或公安機關的意見,對病人實施合理的監管,必要時可限制其行為自由,或強制住院治療。一旦病情恢復,判斷力和自知力存在,病人或監護人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40條法規定,申請撤銷原判決,使病人重新成為有行為能力的人。
精神病人拒絕治療怎么辦
精神病人無論是住院期間或是在家中,常常會有拒絕治療現象。使病人難以接受;恐懼抗精神藥物給自身造成損害;藥效不明顯,病人對治療失去信心;有的病人因精神癥狀而疑心藥物有毒等。更有甚者,則是對疾病缺乏正確的判斷力,以致否認有病,不愿意接受藥物治療。對這些病人首先應耐心地勸說。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可采取強制措施(一般只能在醫院施行,家中無法實現,所以家庭中如遇到這樣的病人,要及時送專科醫院接受治療)。
對其他因素造成病人拒絕服藥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實施有效方法:
對嚴重藥物不良反映者,如全身藥疹、心律紊亂等,需減少藥量或立即停藥,同時給與抗過敏及抗心律失常藥。
精神病人的監護職責,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另外,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
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2]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3]
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3]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和指定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4條規定:
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時,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中的(一)、(二)、(三)項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中的(一)、(二)、(三)、(四)、(五)項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應視情況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監護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順序中的數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方面的義務的詳細解析,面對這方面的監護人是會有特別的要求,如果有監護人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履行是會進行教育而且進行輕微的警告,所以任何的監護人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知識人員進行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他人名譽罪判幾年
2021-01-13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