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力機關指定的監護。從民法通則的規定看,指定監護實際上是法定監護的延伸,仍屬法定監護范疇。指定監護只是在法定監護人有爭議時才產生。所謂爭議,在未成年人是其父母以外的監護人范圍內的人爭搶擔任監護人或互相推諉都不愿意擔任監護人;在成年精神病人則是監護范圍內的任何人之間的爭議,爭議項如同前述。
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
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需要指定監護人,由街道居委會或者單位的人指定。
相關知識:指定監護人的指定原則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力機關指定的監護。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等等。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費誰交納
2020-12-14強行收購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