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定監護人法律程序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同意即可擔任監護人。監護權指定不必公證。
二、監護人的監護職責
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三、關于監護訴訟的問題
1、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在訴訟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間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期間的法定代理人。
3、被指定的監護人不服指定,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審理,認為指定并無不當的,裁定駁回起訴;指定不當的,判決撤銷指定,同時另行指定監護人。判決書應送達起訴人、原指定單位及判決指定的監護人。
以上就是關于法律指定監護人的規定,對于法定的監護人法律都有其具體規定,如果監護人已法律履行監護職責的話,就由其它親屬擔任,對于不同的被監護人,也有其不同的法律規定,如有具體的問題,可在我們律霸網繼續進行法律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團隊可為你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26航拍圖能不能作為認定違法建筑的依據
2021-03-02商業用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