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由此可以看出:
1、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2、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jù)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jīng)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
3、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二、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guī)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綜上所述,有了這些系統(tǒng)完整的條款,我們在現(xiàn)實中遇到也能更好的判別精神病人是否有刑事責任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律師法學功底深厚、思維嚴謹、工作踏實、待人坦誠,執(zhí)業(yè)以來代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及刑事辯護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jīng)驗,對法律問題的理解全面、務實、透徹,在民商事訴訟方面以當事人的權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為出發(fā)點,注重訴訟主體、法律關系的審查,注重窮盡證據(jù)和窮盡法律適用,通過程序與實體并重,力求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統(tǒng)一,能夠從實際法律效果出發(fā),運用靈活的訴訟和非訴方法實現(xiàn)當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
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xié)議財產(chǎn)分配有效嗎
2020-12-06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jù)
2021-02-28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guī)定
2021-02-14低于標準的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實習協(xié)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