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順位監護人
(1)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第二順位監護人
(2)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3)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及"罪責自負原則",刑法沒有規定監護人要為其被監護對象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故監護人不可能因為被監護對象的犯罪行為而承擔刑事責任。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有對于教唆犯的刑事責任的規定,如果符合教唆犯的犯罪構成,則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3、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范圍及選擇和民事責任如下作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晰的認知到監護人的責任和范圍。如果您的情況比較特殊,也可以通過律霸網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社會性質會沒收住房嗎
2021-03-17房屋轉租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9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