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什么是監護人呢?
監護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督保護人,代替或協助被監護人從事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教育、約束被監護人。
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其父母。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的生父、生母就是他(她)的監護人。如果未成年人依法被他人收養,則養父母或養父、養母為其監護人。如果父母都健在,則父母都是監護人,共同行使監護權。如一方去世或無監護能力,則另一方為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規定,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都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包括一方死亡,另一方沒有監護能力),由下列入員中有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職責,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的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委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如果沒有近親屬等,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有哪些職責?
1、監護人負責養育被監護人、教育被監護人。
2、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維護被監護人的權利與合法利益。
3、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
4、監護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5、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2條的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父母或者監護人有該等行為時,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消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
另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2、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監護人職責有哪些”相關知識,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如果你遇到的情況較為復雜,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解決拆遷上訪問題
2021-01-26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