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欺詐客戶行為的種類:《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將欺詐客戶行為分為10類:
①證券經營機構將自營業務和代理業務混合操作;
②證券經營機構違背被代理人的指令為其買賣證券;
③證券經營機構不按國家有關法規和證券交易所業務規則處理證券買賣委托;
④證券經營機構不在規定時間內向被代理人提供證券買賣書面確認書;
⑤證券登記、清算機構不按國家有關法規和本機構業務規則辦理清算、交割、過戶、登記手續等;
⑥證券登記清算機構擅自將顧客委托保管的證券用作抵押;
⑦證券經營機構以多獲傭金為目的,誘導顧客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或在客戶的賬戶上翻炒證券;
⑧發行人或者發行人代理人將證券出售給投資者時未向其提供招募說明書;
⑨證券經營機構保證客戶的交易收益或允諾賠償客戶投資損失;
⑩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思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可見該《辦法》對欺詐客戶的行為主體規定地較為廣泛,包括發行人及其代理人、證券經營機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等。
而《證券法》僅對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在證券交易中欺詐客戶的行為作了規定。《證券法》第73條規定欺詐客戶行為的種類如:
①違背客戶的委托為其買賣證券;
②不在規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
③挪用客戶所委托買賣的證券或客戶賬戶上的資金;
④私自買賣客戶賬戶上的證券,或者假借客戶的名義買賣證券;
⑤為牟取傭金收入,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
⑥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思表示,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
2.欺詐客戶行為的法律責任:我國《證券法》對不同行為主體欺詐客戶行為的法律責任作了規定:
(1)證券公司違背客戶的季托買賣證券辦理交易事項,以及交易以外的其他事項,給客戶造成損失的,依法承
擔賠償責任,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2)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未經客戶的委托,買賣、挪用、出借客戶賬戶上的證券或者將客戶賬戶上的證券用于質押的,或者挪用客戶賬戶上的資金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并責令關閉或者吊銷責任人員的從業資格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或者證券監督機構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資料,偽造、變造或者銷毀文件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的,取消從業資格,并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沒收違法所得,并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的資格證書。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辯護詞怎么寫
2020-11-16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辭退職工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6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農村房屋拆遷安置,是按照戶口補償還是按面積補償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