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是了解案件情況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只要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應該作證,都有作證的義務。證人在案件訴訟之外了解案件情況,并且是當事人以外的人,很多時候案件外圍的證人并不愿意出庭作證。
處于案件內部的被害人、被告人,與案件存在著緊密的利害關系,他們出庭參與庭審屬于必然。但是很多時候證人出于案件的外部,他們雖然了解案件情況,但是因為案件與他們的利益相關性并不強,證人參與案件審理的積極性并不高。在法庭審理實務中,證人的作證率并不高,在刑事訴訟中的作證率更低。
在刑事訴訟中為什么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
在刑事訴訟案件審理中,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刑事訴訟案件涉及刑事,刑事案件是犯罪案件,有很大的比例是涉及人身傷害等類型的案件。很多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是害怕被報復或者是其他傷害行為,特別是一些涉及權利類型犯罪以及集團、恐怖類型的犯罪,證人出庭作證相關信息可能會被其他人員知曉,引發報復,因此,很多人為了平安,會選擇遠離。雖然我國法律規定了證人保護制度,但是還是在范圍上較為狹窄,存在問題。
2、證人出庭作證程序繁瑣,影響工作和生活。證人出庭作證需要根據案件開庭時間對自己的工作做出調整,還會影響生活,有些人為了作證需要到其他地方,這樣的話不僅耽誤工作,還需要支出路費、餐費以及住宿的費用。雖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3條的規定,證人因為作證支出的交通費、就餐費以及住宿費會由政府財政給予支持,但是并沒有誤工費的說法,只是要求單位不得扣工資等,還是不能真正解決證人的作證費用問題。
3、社會輿論對于證人出庭作證的認識并不全面,法治觀念有待提高?,F代社會的社會輿論對人的影響巨大,證人并不僅僅只有被害人方的,被告人也有權提供證人作證,但是先現在的很多時候,很多人會憑著一時的主觀好惡評價一件事,就會認為為被告人作證的人也是壞人,會對該名證人造成很大的心理上的壓力。究其根本,還是在法治意識上太過淡薄,很多人不能正確認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就都不愿意出來作證了。
證人不愿因出庭作證的原因有很多,從社會上、法律上、成本上等很多方面都能找到原因,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相關法規的完善,建議:
1、增強證人出庭作證的證人保護制度,證人作證不僅要保護證人,還有證人的親屬家人;
2、法律規定相應的證人作證誤工補助;
3、加強社會法制的宣傳,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律思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免責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天津二手房買賣程序有哪些
2020-11-27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