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抗訴時間一般是多久提出來?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再審抗訴與二審抗訴的區別
1、對象不同:二審的抗訴對象是尚未生效的一審裁判,而再審抗訴對象則是已經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其中有的是一審生效的裁判,也有兩審終審的裁判。
2、抗訴機關不同:二審抗訴的機關是原審法院的同級檢察院,再審抗訴的機關是原審法院的上級檢察院或最高檢。
3、接受抗訴機關不同:接受二審抗訴的機關是抗訴檢察院的上一級法院,而接受再審抗訴的機關是抗訴的檢察院的同級法院。
4、提起期限不同:二審抗訴有法定的期限(10天/5天)而法律沒有對再審抗訴的期限作規定,只要人民檢察院發現生效的裁判確有錯誤,不論是在判決、裁定的執行中。還是在執行完畢以后,均可提出抗訴。
5、效力不同:二審抗訴必然導致第一審裁判不發生法律效力,但再審抗訴不會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6、抗訴的作用和后果不同:二審程序的抗訴,主要是為了阻止第一審法院的判決生效,避免將人民檢察院認為有錯誤的判決交付執行;審判結果可能改判或發回原審法院重審,也可能維持原判。而再審程序的抗訴,主要是為了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將已經交付執行的錯誤裁判糾正過來。
三、抗訴的相關法條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在訴訟結束了之后,如果當事人對案件的判決有不服的情況,那么完全是可以提出抗訴的,在前提也是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才能進行辦理,如果超過了時間那么法院就會維持案件的原判,從而可以更好的保障到自己的合法權益。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包與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5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營業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