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辯護人范圍主要有哪些?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三十四條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委托為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辯護委托書。
第三十五條一名被告人委托辯護人不得超過兩人。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二、精神病人刑事責任如何劃分?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并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不管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病人,未成年人還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選擇的辯護人范圍一共就是以上這三種。而且,精神病不是可以違法亂紀的保護傘,像是有些間歇性精神病,當事人在精神正常的情況下故意實施的犯罪活動,肯定是沒辦法以精神病逃過法律的制裁的。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精神病人殺人后可以獲國家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口供算證據嗎
2021-02-19業委會解散物業公司還有效嗎
2021-01-09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