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公受賄案辯護詞中的主體是誰
受賄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以國家工作人員為主,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準國家工作人員為輔。如何認定受賄罪的主體身份,理論界和實務界經歷了以身份論轉變為以職務論的過程。即不嚴格考察你是否有編制,著重考察你是否有職務、職權。下面羅列一些一些特殊主體的認定分析,以便于大家深入理解和掌握受賄罪特殊主體認定的標準。
1、佛教協會工作人員能否構成受賄罪的主體問題。2003年1月13日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作出《關于佛教協會工作人員能否構成受賄罪或者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主體問題的答復》,稱:佛教協會屬于社會團體,其工作人員除符合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屬于受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外,既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也不屬于公司、企業人員。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非受委托從事公務的佛教協會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不能按受賄罪或者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追刑事責任。
2、鄉鎮衛生院院長是否構成受賄罪的主體問題。2003年4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作出《關于集體性質的鄉鎮衛生院院長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稱:經過鄉鎮政府或者主管行政機關任命的鄉鎮衛生院院長,在依法從事本區域衛生工作的管理與業務技術指導,承擔醫療預防保健服務工作等公務活動時,屬于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3、黨務人員能否構成受賄罪的主體問題。這個問題似乎不成為問題,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黨務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還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就存有爭議。主流觀點認為,盡管從我國的政體和國情來看,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在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中發揮著領導作用,但從其性質上看,它畢竟還是一個政黨,不是國家機構,所以,還是不把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視為刑法第93條中所指的國家機關為宜[ii]。純粹的國家工作人員,當然指的是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的黨務人員雖然不能列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是卻能夠劃歸“國家工作人員”中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因而仍然是一種“國家工作人員”。
受賄罪主體確定需要根據具體的案件進行有效的分析,否則事情的處理就會損失不少的時間,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自己需要合理的管理相應的條件,否則事情處置就會存在不少的麻煩,但是更為重要的就是自己需要努力的維持自己的辯護在積極有效的基礎上。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單位受賄罪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權是用益物權嗎
2020-12-07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