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權取得的方式
居住權的設定主要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權。如承租人依租賃合同而取得對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權。
第二、直接依法律的規定取得居住權。如未成年子女對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權。
第三、依遺囑等法律行為取得居住權。房屋所有權人可通過設立遺囑的方式為他人設定居住權。
第四、因取得時效的經過取得居住權。
二、居住權取得時效是如何的
取得時效,又稱為占有實效,是指自主的、和平的、公然的占有他人的動產、不動產或其他財產權的事實狀態經過一定的期限以后,將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或其他財產權。取得時效制度最早始于古羅馬法。取得時效和訴訟時效共同構成了傳統民法上的時效制度。根據各國民法的相關規定,取得時效要發生效力,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構成要件。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可以分為普通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和特殊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取得時效有效成立后,一方面占有人取得占有物的所有權及其他物權,另一方面原財產所有人喪失所有權及其他物權。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按財產的性質,將取得時效期間分為普通時效期間、短期時效期間和長期時效期間。
(1)普通時效
取得時效圖冊普通時效一般為20-30年完成。如房屋所有權及土地使用權等不動產時效可以確定為25年完成。
(2)短期時效
短期時效一般為5—10年完成。短期時效一般適用于動產,根據動產的性質,分為無登記的動產所有權和登記的動產所有權。無登記的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時效為5年。登記動產所有權取得時效為10年。
(3)長期時效
土地、山林、荒灘等不動產時效一般30-40年完成為宜。即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荒灘等經過30-40年即可完成取得時效;因為土地、山林、荒灘等不動產屬于自然資源財產,也是極為重要生產資料財產,一經取得所有權,可以終身享受;一旦失去,也是難以挽回損失,所以應適用長期時效期間。但個人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荒灘等所有權不適用取得時效。
(4)、中國特色取得時效的效力
取得時效期間屆滿,并非當然地發生權利取得。只有占有人援用取得時效的情況下,占有人才取得權利,而原權利人才喪失權利。如果占有人不主張取得時效權利,其所有權仍不為占有人所有。法院也不應依職權援引取得時效。
至于取得時效的溯及力問題。理論界有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有溯及力。當占有人因取得時效屆滿而獲得所有權時,視為自開始占有之日起即為所有權人。另一種觀點則否認有溯及力。筆者贊同后一種觀點,因為取得時效的所有權是在具備取得時效的全部要件時才取得所有權,如果有一個要件不符合,就不能取得所有權。假如占有人因時效取得所有權后,而所有人或第三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占有人不具備全部取得時效的要件,占有人所有權應當撤消。因此,取得時效所有權不具備溯及力,比較符合我國國情。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時候需要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有什么用
2021-03-22行政機關行政復議范圍
2021-02-12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土地承包人可以轉包嗎
2020-11-23全國沒有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那該怎么補償
2021-02-05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進行書寫
2020-12-28公租房拆遷補償款應怎樣確定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