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抗訴立案期限是多久?
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由有抗訴權或者有提請抗訴權的人民檢察院立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立案:
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可能不足的;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可能錯誤的;
3、原審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4、有證據證明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的民事、行政案件,應當通知申訴人和其他當事人。其他當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書面意見。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可以通過抗訴方式進行監督。
二、檢察院抗訴包括哪幾種?
1、二審抗訴
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在法定抗訴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我國刑事訴訟法對這種抗訴規定的具體程序是:檢察院將抗訴書通過原審法院提交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還應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就抗訴的理由和根據認真審核,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下一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并將撤回抗訴的情況通知下一級人民檢察院。
2、再審抗訴
即原審法院之上級人民檢察院或者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接受抗訴的機關為抗訴檢察院的同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發現確有錯誤,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這種抗訴不受時間限制,對于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
綜上所述,在民事或者行政訴訟中,當事人認為原判決有誤的,可以找檢察院抗訴,這是救濟的一種手段。檢察院受理后,在三十天內做出是否立案的決定。不管是否立案,檢察院都會通知到當事人。對于存在問題的案件,檢察院不僅要求法院重審,還對責任人員追究責任。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糾紛案需要提供什么證據
2020-12-22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土地流轉政策
2020-11-19宅基地沒有手續拆遷怎么辦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