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逃稅款罪的辯護詞需要從哪些方面提出辯護理由
偷逃稅款罪的辯護詞需要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tài)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fā)表意見;認罪態(tài)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二、偷稅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
偷稅罪是一種故意犯罪行為,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有納稅的義務,而采取種種手段,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行為人偷稅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必須出于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的目的。過失行為導致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不成立本罪。偷稅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采取欺騙、隱瞞等各種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
在犯罪構成要件上,偷稅罪具有以下特征:
1、犯罪客體是國家稅收的征管秩序。
2、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采用刑法列舉的偷稅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進行犯罪的行為,這是偷稅罪與其他各罪的顯著區(qū)別之所在。
3、一般情況下,本類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才能構成(稅務人員作為此類犯罪的共犯除外)。另外由于稅收征管對象的特殊性,偷稅罪在較多情況下具有典型的單位犯罪的特征。
4、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三、偷逃稅款罪的懲罰是什么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些企業(yè)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會在稅款上面作出手腳,或者是在稅務單據上面作出錯誤的數據等等,該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根據相關規(guī)定偷逃稅款的處罰與偷逃稅款的金額密切相關。要明白法律的制定是為了更好的約束個人行為,同時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qū)分的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醫(y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無錫地區(qū)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12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索賠發(fā)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