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開開庭宣判的法律規定的依據有哪些?
公開開庭宣判的法律規定的依據有:《民事訴訟法》、《憲法》、《關于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等。《民事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公開審判。”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臺了《關于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對公開審判制度的執行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使該制度在實踐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公開審判是現代法治國家司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一般認為,公開審判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一切審判活動除了依法不公開的以外,都要公開進行,并最大限度地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從而實現訴訟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的一項原則。
在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憲法的第76條就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1975年在文革期間制定的憲法取消了公開審判制度,1978年憲法又恢復了這項原則。1982年制定的現行憲法第125條一字不改地重申了1954年憲法規定的公開審判制度。1982年的《民事訴訟法》(試行)第8條、第103條、第115條都對公開審判制度進行了規定。
二、公開審判制度的意義
1、公開審判是社會主義民主在訴訟中的體現。公開審判使廣大人民群眾有機會了解案件的審理活動,并且對案件的審理活動進行監督,使案件的審理活動依法有序進行,體現社會主義民主。
2、公開審判有利于促進司法公正。實行公開審判制度,使法院的審判活動被置于當事人和社會監督的“陽光”之下,增強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從而有助于審判人員增強責任感,正確行使審判權,提高辦案質量,防止司法專橫,杜絕司法腐敗,實現司法公正。
3、公開審判有利于及時解決糾紛。訴訟效率是現代民事訴訟所追求的價值之一。無論作出什么裁判,總會有一方當事人不滿,而程序的正義就在于吸收這種實體上的不滿,讓公正以當事人看得見的方式展示出來,使當事人接受這種嚴格依照法律程序作出的判決結果并心悅誠服,公開審判制度所要求的程序設計,也就是要營造一種公正的氣氛,有助于當事人雙方接受判決。
4、公開審判是當事人行使訴權的結果。公開審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司法專橫,杜絕司法腐敗,實現訴訟公正,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公開審判的初衷是為當事人的利益著想,是當事人行使訴權的結果。
5、公開審判有利于在社會上普及法律知識。通過具體案件的公開審理,能夠使旁聽群眾生動、形象地接受法制教育,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廣大群眾遵守法律的自覺性,尤其是對一些影響大的案件進行現場電視轉播,社會效果更為明顯。
公開開庭宣判在我國已經是非常完善的司法判決制度,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涉及到不宜公開的國家秘密等訴訟案件的,都可以進行公開開庭宣判,目的在于公開司法審判程序,接受公民的司法監督,進一步增強法律的公平正義。具體的公開開庭宣判還應當對公民進行公示并征求意見。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書下來多久做工傷鑒定
2021-01-04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