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害人承諾構成要件有哪些
作為犯罪阻卻事由之一的被害人承諾,是指基于被害人對自身可支配權益的許可,允許他人對自己的上述可支配權益實施侵害的行為。
1.主體要件:被害人的承諾能力?
被害人是否具有承諾能力,是被害人承諾效力的前提條件。只有被害人對自身作出承諾的性質及其后果有了明確的認識,方能作出承諾。
2.主觀要件:被害人承諾的真實意思表示?
被害人具備承諾能力是被害人承諾的主體要件,而被害人作出承諾必須是基于其真實意思表示。與民事合同簽訂的主觀條件一樣,被害人對自身合法權益的支配和處分必須是基于其真實意思表示,而非受到脅迫、利誘和欺騙等背離被害人真實意愿的情形。
3.權限要件:被害人對自身權益的有限承諾?
被害人可以對自身享有的何種權益作出支配、處分甚至放棄的承諾,是被害人承諾的權限要件。
4.客觀要件:被害人承諾的做出時間?
被害人并不是隨時都可以對自身的法益作出支配、處分甚至放棄的承諾,其作出承諾的時間具有一定的限制。
5.內容要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與被害人承諾的內容一致?
在被害人作出有效承諾后,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有效承諾而實施加害行為。對于該加害行為的內容,應當與被害人作出的有效承諾相一致。
二、被害人承諾的類型
(一)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諾。
現代社會,被害人自主決定權特別是財產決定權作為一種權益,被害人可以決定放棄或者保有,當其決定放棄時,為了尊重被害人的自主決定權,可以從犯罪性的角度出發,進行社會相當性的考慮或者法益的比較衡量,將這種符合特定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排除在犯罪之外。
(二)不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諾
被害人的承諾并不總是排除犯罪性事由。被害人承諾在刑法中規定中存在各種類型,如在強制猥褻罪、強奸罪中,為滿14周歲的被害人的承諾對可罰的違法性沒有影響;在殺人罪中,被害人的同意只是減輕罪責的理由。
雖然行為人是在得到了被害人承諾之后,才實施的傷害行為,但要注意就算是有被害人的承諾,也是要分情況的。不是說有了承諾就可以免責,其中若是被害人的承諾無效,那么在行為人給被害人造成了損害之后,行為人也是會被認定構成犯罪,然后被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比如被害人承諾可以將自己殺死,這樣的承諾就屬于無效,行為人仍然要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被害人刑事法律援助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訟傳票收到后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30股東虛假出資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2021-01-07被別人誣陷怎么打官司
2020-12-29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