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作用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的作用是: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秩序。最大限度的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運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二、刑事訴訟職能
刑事訴訟職能是指根據法律規定,刑事訴訟主體在刑事程序中所承擔的特定職責或可以發揮的特定作用。在現代刑事訴訟中,由于控訴與審判的分離、被告人獲得為自己辯護的權利,形成控、辯、審三種基本訴訟職能共存的局面。
1、控訴職能
控訴職能是指向人民法院揭露、證實犯罪并要求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確定刑罰權的職能。控訴職能的存在主要是基于國家懲罰犯罪的客觀需要,其行使主體要包括:公訴人、自訴人和被害人等。
2、辯護職能
辯護職能是指針對犯罪嫌疑或指控進行反駁,說明犯罪嫌疑或指控不存在、不成立,要求宣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從輕、減輕、免除刑罰處罰的職能。人權、民主思想的傳播、程序公正化觀念的進行以及憲政制度的建立,是產生辯護職能的決定性因素。行使辯護職權的主體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人等。
3、審判職能
審判職能是指通過審判確定被告人是否犯有被指控的罪行和應否處以刑罰以及處以何種刑罰的職能。審判職能存在的理論根據是基于公證處理刑事案件的需要以及權利運行的科學要求,其行使主體只有一個,即是人民法院。
綜上所述,其實刑事訴訟法總共有三種職能,而每種職能的主體和方式都是有所不同的,只有根據實際的案情去加以選擇,而且也對教育公民自覺遵守維護法律尊嚴有一定的作用,維護社會主義法治,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以后應當如何處理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中院管轄的一審案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拆遷房分配不均訴訟期是多久
2021-02-20什么人可以獲得安置房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