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法中申訴主體的哪些?
按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03條的規定,對刑事申訴權人做了限制,除了案件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外,其他人員沒有申訴權。我們認為,刑事申訴應是屬于法律賦予的訴訟法律性質行為的范疇,所以申訴權人的范圍,應以案件的利害關系人為限。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人,享有申訴權利,是申訴主體,他們有權為被判決人之利益或不利益提出申訴,要求撤銷或變更原判決、裁定或決定。
當事人的近親屬也與案件有切身利害關系,也應享有申訴權,是申訴權人,可以獨立提出申訴。其他親屬提出申訴應取得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同意,否則不能獨立提出申訴。如果被告人、被害人死亡,與其有物質利害關系的親屬,可以享有申訴權,獨立提出申訴,成為申訴主體。至于其他與案件無利害關系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公民”則不應是申訴權的主體,不享有申訴權。當然,他們對案件的裁判有不同意見,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意見或建議,反映情況,但這只是屬于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進行社會監督的活動,而不是訴訟性質的行為。應當說法律規定的申訴權人范圍是恰當的,有利于司法機關及時處理申訴,保護申訴權人的利益。
什么是刑事申訴?
刑事申訴是指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的刑事處理決定以及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裁定(含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裁定)不服的申訴。具有刑事申訴主體資格的是原案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受委托的律師也可以代理申訴。
申訴權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它是指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致使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公務處理行為,有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訴、請求重新處理的權利。刑事申訴則是這種申訴權在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
申訴的時效是多久?
申訴最遲應在被告人刑罰執行完畢后二年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申訴人超過兩年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2)原審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屬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刑訴法中申訴權對于當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因為這是國家給于公民的權力,如果對于判決不服的話,是可以重新進行申訴的,但是對于申訴的人選只能是當事人或者與本案有關系的人,其它是沒有任何權力的,所以,申訴權對于公民來說更體現了人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申訴狀與上訴狀的區別有哪些
醫療事故怎么申訴,有哪些程序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公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協議收購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5不動產糾紛管轄范圍
2021-01-11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