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審理案件的時候,需要收集案件相關的證據,對于認定嫌疑人是否犯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收集的證據中就有證人證言這一項,對于案件知情的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關于證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那么刑事訴訟法證人規定如何?
一、關于的證人規定
證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實情況并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供證言的人。憑借證人的證言來查清案件事實為古今中外的法律所重視,也是各種訴訟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證據形式。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證人應當具有的條件是:
(1)凡是知道案件情況并有作證能力的人,都可以作為證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3)證人只能是當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況的人。
(4)證人具有不可代替性。
(5)證人只能是自然人。
二、我國刑訴法中的證人制度
新刑訴法第187條規定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本次修改刑事訴訟法針對司法實踐中證人應當出庭而不出庭的問題比較突出的現象,對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作出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進一步完善了重要證人的出庭作證制度和強制證人出庭作證制度。
新刑訴法第188條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準,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這是關于強制證人出庭制度和對證人拒絕出庭作證的懲罰措施的規定。在實踐中,要注意把握強制證人到庭的條件,一是證人經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證;二是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三是證人不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符合以上三個條件的證人不出庭,才可以采取強制手段。
以上就是刑事訴訟法證人規定的詳細內容,證人證言對于案件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證人必須是對案件知情,并且具有案件作證能力的自然人,在生理上,精神上是正常的,并且能夠正確表達自我的意思表示的。證人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都必須出庭作證。拒不出庭的,法院還可以根據情節程度處以拘留。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股權投資協議
2021-01-29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