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的民事被告答辯狀怎么寫
1、標題。標題寫明“刑事(或民事)答辯狀”,“刑事(或民事)被上訴答辯狀”。前者為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后者為上訴案件答辯狀。
2、答辯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欄目,直接列寫答辯人的基本情況。
被告人是公民的,就列寫答辯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和住址。有代理人的,挨著另起一行列寫代理人,并標明是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還是委托代理人,并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和住址。如果是法定代理人,還要寫明他與答辯人的關系。如委托律師代理,只寫明其姓名和職務。
被告人是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法人)的,先列寫答辯人及其單位全稱和所在地。另起一行列寫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職務。再另起一行,列寫委托代理人及其姓名、職務。
對方當事人的情況不用單獨列寫,可在下面的答辯理由說明起訴人和上訴人是誰,起訴或上訴的案由是什么。
3、寫明答辯事由。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和上訴案件答辯狀其事由的寫法不同。現分別說明如下:第一審案件答辯人是被告人,答辯事由的具體行文為:“因××(案由)一案,現提出答辯如下:”。上訴案件答辯狀的答辯人是被上訴人,答辯狀具體行文為:“上訴人×××(姓名)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號×事判決(或裁定),提起上訴,現提出答辯如下:”
二、民事答辯狀在什么情況下提出?
民事答辯狀在兩種情況下提出:
1、原告向第一審人民法院起訴后,被告就訴狀(起訴狀)提出答辯狀。
2、案件經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終結后,一方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上訴狀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和上訴人的上訴狀以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間內將副本送達被告或被上訴人,被告或被上訴人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答辯狀。
民事案件在原告上訴期間和判決過后對判決不服的,都可以上交案件的答辯狀,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在接到案件的訴訟書時,符合立案標準的,應對案件進行審查,并通知案件的被告人員,出庭辯護辦理案件的答辯。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是怎樣的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申請書在什么時候提交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可以立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頂包逃逸判幾年
2021-02-12發起驅逐出境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0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