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法就是我們所說的刑事訴訟法,這項法律法規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權利和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被制定起來的,它是我國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有利于我國長期穩定的發展,《刑事訴訟法》中關于刑事的各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刑訴法關于辨認要求的相關程序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根據公安部《規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的有關規定,辨認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1、人民檢察院在自偵案件偵查過程中,需要辨認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經檢察長批準。
2、辨認應當在偵查人員的主持下進行。主持辨認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2人。在辨認前,應當向辨認人詳細詢問被辨認對象的具體特征,尤其是要避免辨認人見到被辨認對象,并應當告知辨認人有意做虛假辨認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3、多個辨認人對同一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時,應當由每位辨認人單獨進行辨認。必要時,可以有見證人在場。
4、辨認時,應當將辨認對象混雜在其他人員或物品中,不得給辨認人以任何暗示。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在辨認犯罪嫌疑人時,被辨認的人數不得少于7人;辨認照片時,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辨認物品時,混雜的同類物品不得少于5件;對場所、尸體等特定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或者辨認人能夠準確描述物品獨有特征的,陪襯物不受數量的限制。人民檢察院自偵的案件,辨認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時,被辨認的人數為5—10人,照片為5~10張;辨認物品時,同類物品不得少于5件,照片不得少于5張。
5、對犯罪嫌疑人的辨認,辨認人不愿公開進行的,可以在不暴露辨認人的情況下進行,偵查人員應當為其保密。
6、對于辨認的情況,應當制作筆錄,由主持和參加辨認的偵查人員、辨認人、見證人簽名或蓋章。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必要時,應當對辨認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檢察機關偵查的案件,對辨認對象應當拍照,必要時可以對辨認過程進行錄音錄像。
讓我們深刻地了解到辨認過程中的嚴謹性和嚴格性,刑訴法關于辨認要求的程序并不是敷衍了事的,而是根據法律法規依照國家明文規定而實施的,在辨認過程中應當做到嚴謹嚴肅嚴厲,不含糊過關,切切實實地為人民辦事。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違法行為有異議怎么處理
2020-12-01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欠錢欠2000可以報警嗎
2020-12-10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