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死民事賠償標準是什么
各地、本人的情況不同賠償數額相差懸殊,除賠償搶救期間醫療費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如有死者生前撫養的被撫養人)、死亡賠償金、護理費、伙食補助費、營養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其中: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具體數額根據死者的戶口,當地統計數據,被撫養人的人數、年齡,當地生活水平等綜合計算。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處罰,應依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導致被害人的死亡,一方面構成故意傷害罪,需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而另一方面還需要對死者的近親屬作出賠償,也就是我們說的民事賠償。若是可以積極的作出賠償,取得家屬的諒解,向法院出具了刑事諒解書,這樣的情況下法官判刑的時候往往會適當考慮這一情節,有可能對行為人從輕或減輕處罰。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財產離婚了多長時間還能起訴
2021-01-05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2021-03-08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