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保險能夠給與一定的安心,然而保險是購買的越多越好嗎?本文就整理了關于購買保險是否越多越好的一些意見,希望能夠幫助正在這方面糾結的人們能夠有一定的認識。
購買保險要切合實際,量入為出,保險并非買得越多越有保障。應該根據自身的年齡、職業和收入等實際情況,力所能及地適當購買人身保險,既要使經濟能長時期負擔,又能得到應有的保障。
買保險要選擇好保險公司及其代理人。客戶要親筆簽字,了解條款的責任及免賠責任。一些年輕人為自己投保份數較多的保險,其年繳保費常常在幾千元甚至萬元以上。而日常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經濟收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很難維持一成不變的水平。
年輕人收入不穩定,一旦將來經濟收入狀況變差,就很難繼續繳納高額的保險費,到時如果退保,就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不退保,又實在難以維持,處于兩難的尷尬境地。
而老年人經濟收入相對穩定,趨于平衡,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但由于身體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可能導致某項開支出現劇增,如果投保了繳費比較高的保險,則到時可能繳不起保險費,這在現實中已不乏其例。
作為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應該根據自身的年齡、職業、收入等實際情況,力所能及地適當購買保險,要有長期繳費的心理準備,既要長時期負擔經濟支出,又能得到應有的保障。
要想量入為出,理性地選擇保險險種,投保人有三個因素要考慮:
一、適應性。為自己或家人買保險,要根據需要保障的范圍來考慮。
二、經濟支付能力。買保險是一種長期性的投資,每年需要繳存一定的保費,因此,每年的保費支出必須取決于自己的收入能力,一般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20%。
三、選擇性。個人或家人都不可能投保保險公司推出的所有險種,只能根據家庭的經濟能力和適應性來選擇一些險種。在有限的經濟能力下,為家里的“經濟支柱”投保最為有效,當然,在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要建立“全險”觀念,這樣,當發生意外、生了疾病、到了老年等等,都會有一定的賠付。
外傷害、意外醫療、疾病住院類保障型的。總的原則是,醫療費用適用“填平原則。
教育金、養老金、保額型重大疾病、住院津貼、年金返還、、投資類。分紅型等的收益多少是和您投入多少有關,也就說投入越多,回報也越多。
保險雖然是理財工具,但是切記理財不等于發財。人壽保險不是奢侈品、選擇品,它是生活的必需品。“居安思危”乘年輕及時擁有一份合適的保障刻不容緩!
但是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希望小編的整理能夠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謝謝各位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辱罵法官要判幾年刑
2021-01-27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字體二次創作算侵權嗎
2021-01-28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