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售后返租是否涉嫌合同詐騙罪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售后返租是地產開發企業為促進銷售,出售樓盤時與買家約定,在出售后的一定期限內,由賣方企業以代理出租的方式包租或直接承租經營,如果開發商存在故意欺騙,銷售房屋后沒有返租意愿的就會構成合同詐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如何判斷合同詐騙行為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
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
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詐人訂立合同,那么必須是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與合同內容有密切關系,并且被欺詐人因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對合同內容發生了錯誤認識。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售后返租是地產開發企業為促進銷售,出售樓盤時與買家約定,在出售后的一定期限內,由賣方企業以代理出租的方式包租或直接承租經營,如果開發商存在故意欺騙,銷售房屋后沒有返租意愿的就會構成合同詐騙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