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產權糾紛解決根據不同的糾紛有不同的解決方式,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
第一,凡以房屋為標的物的房屋確權、使用、買賣、租賃、典當、抵押等民事行為發(fā)生的糾紛,以及與房屋相關聯(lián)的房屋裝修、裝潢、設計、附屬設施的歸屬糾紛,當事人有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二,拆遷人與被拆人因拆遷補償、安置等發(fā)生糾紛,雙方協(xié)商達不成協(xié)議的,由批準拆遷的主管部門或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同級人民政府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起訴。
第三,單位內部建房、分配公房使用權,是單位內部行政管理行為,職工對分房有意見,或者單位分房不合理引起的糾紛不屬于法院受理范圍,而應由本單位或者有關行政部門解決。
第四,單位分給職工住房使用權并訂有分房合同的,職工由于本人原因離職、辭職,或被單位開除時,單位根據合同要求收回公房使用權,由此引起的糾紛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五,因為有關部門審批建筑不當,影響他人通風、采光或者由于污染引起的糾紛,當事人可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六,因違章建筑引起的房產糾紛,以及因違章建筑的認定、拆除引起的糾紛,行政機關不依法處理或處理不當,當事人不服的,可以作為行政案件提起訴訟。但是,當事人以違章建筑物為標的發(fā)生的買賣、租賃、抵押等民事糾紛以及因違章建筑妨礙他人通風、采光等引起的相鄰糾紛,可以作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訴。
房產糾紛的解決途經
房地產糾紛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民事糾紛,它是指關于房屋和土地的權益爭議。一旦發(fā)生房地產糾紛,公民可以選擇以下三種途徑予以解決:
⑴調解。即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糾紛當事人經過自愿協(xié)商,排除爭端,達成和解。我國在基層群眾性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設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專門進行民間糾紛調解,包括房地產糾紛的調解。
⑵仲裁。房地產糾紛發(fā)生后,公民可以提請仲裁機關居中判明事實,分清責任,依法作出裁決。仲裁是一種準司法活動,其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執(zhí)行。
⑶訴訟。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解決房地產糾紛。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要約,什么是要約邀請?
2020-11-08被警察誤抓有賠償嗎
2021-02-14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shù)
2021-01-24離婚時房屋拆遷怎么處理
2020-12-06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yǎng)費嗎
2020-11-08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16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guī)定
2020-12-04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xù)
2021-01-20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標準體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