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犯罪往往與合同糾紛交織一起,罪與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要劃清它們的界限,大體有三種情形:
一是內容真實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這種合同的簽訂,表明了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進行經濟往來的真實意思,并非旨在詐騙他人錢財,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即使合同簽訂后沒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屬于詐騙犯罪。但是,有的行為人以有限的履約能力和他人簽訂大大超過履約能力的合同,就另當別論了。以超出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簽訂后,行為人積極落實貨源,設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終沒有完全履約,也不能認定為詐騙罪。但若行為人在合同簽訂后,并沒有設法履行合同,就有故意詐騙他人財物的企圖了,此時就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二是內容半真半假的合同。就是那種行為人只具有某種履行合同的意向,就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其內容帶有半真半假的性質。這類合同客觀上已經具備部分履約的可能性,但要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如果行為人有履約意圖,客觀上也為履行合同作積極努力,最后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認定為詐騙犯罪。相反,如果行為人借有部分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沒有為合同的進一步履行做出努力,就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了。
三是內容完全虛假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完全沒有履約能力情況下簽訂的合同。行為人在主觀上就沒有準備履行合同,占有他人財物的動機明顯,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行為人主觀上無長期占有他人財物的意圖,只是想臨時借用,待將來有收益后再行歸還對方的,一般不宜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合同詐騙罪該如何處罰?
合同詐騙罪的處罰,應按照以下標準: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之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合同詐騙是犯罪,合同糾紛是民事糾紛,發生這種情況是很好辨認的。合同詐騙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但是糾紛,可能是因為雙方合作并不是非常愉快,或者存在一些利益糾紛導致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